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

——看中國經濟之“穩”

本報記者 齊志明 邱超奕

2025年08月13日08:4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“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們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,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。”

  “大方向要穩,方針政策要穩,戰略部署要穩,在守住根基、穩住陣腳的基礎上積極進取”,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“穩”與“進”的辯証關系。

 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:“我國經濟基礎穩、優勢多、韌性強、潛能大,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”。

 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,中國號巨輪篤定前行,為全球經濟持續注入穩定性。

  增長穩——

  經濟運行“穩”的主基調沒有變

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:“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,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。”

  “‘兩新’政策明確對綠色智能家居的補貼支持,激發了消費熱情。”在位於江西萍鄉安源區的喜臨門家居生產基地,喜臨門公司負責人吳彬說,上半年公司產值增長超過300%,產線高速運轉。

  消費熱度有力支撐就業溫度。上半年,喜臨門公司新增就業170余人,應屆畢業生在關鍵崗位佔比穩步提升,剛從萍鄉學院畢業的王明就是其中一員。

  “工作敲定前,自己有點擔心,但通過校招,我順利入職公司的財務崗。”王明滿是憧憬,“這個崗位與我的專業對口,良好的薪資待遇也讓我和家人很滿意。”

 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。企業的“體感”,印証著經濟運行態勢。

  頂壓前行、穩定運行,觀察上半年的中國經濟,“穩”是突出特點——

  經濟增長穩中有升。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.3%,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5.4%,二季度同比增長5.2%,上半年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.3個百分點。

  物價基本平穩。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(CPI)同比上漲0.1%,其中核心CPI上漲0.7%。

  國際收支基本平衡。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創同期新高,外匯儲備維持在3.2萬億美元以上。

  從各項指標看,中國經濟運行“穩”的主基調沒有變。

  看向更廣領域、更長周期,經過多年高質量發展實踐積累,中國經濟始終底盤穩固,發揮穩定——

  發展基礎更牢。目前我國累計建成超10億畝高標准農田,2024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.4萬億斤﹔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力基礎設施體系,發電裝機容量佔全球1/3﹔構筑全球規模最大、門類最齊全、體系最完整的制造體系……正是憑借硬核實力、堅實底盤,我國經濟發展才無懼風雨、穩步前行。

  前進步伐更穩。近年來,中國經濟年均增速穩定在5.5%左右,多年穩居制造業第一大國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、外匯儲備第一大國。在經濟發展的長跑中,中國經濟跑得快,更能跑得穩、跑得久。

  抓“四穩”——

  穩就業、穩企業、穩市場、穩預期協同發力

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:“著力穩就業、穩企業、穩市場、穩預期”。

  “剛開張3個月,店裡雇了廚師和服務員各一名,領到就業補貼,最近還領取一次性創業補貼,這兩筆錢幫助店裡渡過了最初的資金難關。”談起今年的“四穩”措施,寧夏吳忠市利通區光耀美食街一家面館負責人馬慶祥感受頗深:“現在店裡每月純利能有6000元,打算攢些錢,明年把店面擴大。”

  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國際環境復雜多變,不穩定性、不確定性增加。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在穩住基本態勢中不斷解決問題、不斷前進。

  筑牢“四穩”底座,經濟穩的內核進一步鞏固——

  保障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。擴大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范圍,失業保險降費率為企業減少用工成本超900億元﹔接續開展春風行動、城市聯合招聘等活動,各項就業增量政策加速出台,支撐就業形勢總體穩定。上半年,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,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%。

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,將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,促進畢業生更好就業,開展農民工穩崗就業專項行動,提供不斷線、有溫度的就業服務,全力以赴推動穩就業促就業。

  夯實企業這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礎。開展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,上半年累計服務中小企業超過360萬家﹔組織集中向民間資本新推介項目3200余個,涉及項目總投資超3萬億元……一項項惠企政策幫助廣大企業排憂解難。上半年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.5%,全國新設經營主體1327.8萬戶。

 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將加大工作力度,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,不斷完善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和解決問題的閉環機制,堅定企業發展信心。

  深挖市場這個全球最稀缺的資源。從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印發,到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,我國市場基礎制度持續完善,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。上半年,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.55萬億元,同比增長5.0%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248654億元,同比增長2.8%。

  國家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,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秩序規范治理,推動市場供求關系改善,促進價格合理回升,助力企業利潤改善、活力增強。

  護航預期這個影響經濟活動的“風向標”。上半年,各地區各部門在關鍵時間窗口及時推出有效舉措,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,有效提升市場預期。7月,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2.6%,比上月上升0.6個百分點,制造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增強。

 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,隨著“兩新”“兩重”等政策繼續發力,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等逐步推進,下半年我國經濟將繼續運行在規模穩定擴張、質量持續提升的軌道,有利於市場預期保持樂觀。

  “‘穩’不是被動防守,而是主動提升抗風險能力。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認為,通過就業、企業、市場、預期這四大支柱協同發力,中國經濟正從“非常態應對”轉向“常態化韌性建設”。

  穩,是“咬定青山不放鬆”的篤定,更是“風物長宜放眼量”的清醒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按照“施工圖”一脈相承、循序漸進,盯住關鍵、謀在長遠,中國經濟航船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行穩致遠。

  穩定錨——

  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確定性和動力源

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:“增強必勝信心,積極識變應變求變,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,在激烈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”。

  本該是出貨旺季,卻遭遇客戶退單。幾個月前,國際經貿形勢變化讓浙江杭州南企鵝家紡有限公司壓力驟增。“北美業務佔比超九成,生產的羽絨被等產品突然滯銷,怎麼辦?”公司董事長韓炬心急如焚。

  很快,一系列幫扶舉措接續落地——相關部門靠前服務,幫助企業快速熟悉國內電商市場規則﹔多家電商平台主動對接,為外貿優品提供展示平台。多方幫扶下,這家企業挺過了危機,穩步開拓國內市場。

  “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,我們有信心!”韓炬干勁十足。

  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外部環境急劇變化,考驗著中國經濟的穩定性。

  “在當前全球動蕩時刻,中國用行動向世界表明,中國是可以信賴並攜手創造美好未來的伙伴,中國意味著確定性、未來性、機遇性。”越來越多國際人士認為,中國正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,努力為世界經濟提供“穩定錨”。

  近日,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多家機構上調2025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,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動能持續增強,向好態勢有望在下半年延續。

  ——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,持續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
  在摩洛哥前經濟和財政大臣瓦拉盧看來,今年上半年,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穩中向好的態勢,對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、提振全球市場信心具有重要意義。

  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、120萬億元、130萬億元,今年預計達到140萬億元左右,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%左右,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。

  ——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。

  在上海,羅氏制藥宣布增資20.4億元新建生產基地﹔在深圳,西門子醫療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研發基地加緊建設……“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”“對在華長期發展充滿信心”成為許多外資企業的共識。

  吸引和利用外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。2021年至2025年5月,外商累計對華直接投資4.7萬億元,超過“十三五”期間總額。外資企業的蓬勃發展,是對中國市場化、法治化、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生動詮釋,是對中國外資政策的最佳肯定。

  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,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向縱深推進。今年12月18日,探路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——海南自貿港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。從自貿試驗區到自由貿易港,從進博會等重大展會到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多層次開放平台相互賦能,正推動我國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全面升級。

  “中國是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穩定力量。”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分析,中國日益開放的制度環境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提供了支撐,中國越開放,將越為世界繁榮發展注入不竭動力。

  ——中國以實際行動引領全球綠色發展、促進各國共同繁榮、維護世界公平正義。

  中國智慧,造福世界。在南非北開普省,當地借鑒中國“生態文化村”建設經驗開發文旅資源﹔在秘魯錢凱港,港口常態化做好海洋和濕地生態保護……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認同和借鑒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經驗。

  中國機遇,世界分享。“十四五”以來,中國與亞洲、非洲、拉美等取得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合作新成果新進展,合作范圍擴大到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,在產業、民生等方面取得許多重大成效。

  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到全球發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,都讓全世界清晰地看到——中國是建設持久和平、普遍安全、共同繁榮、開放包容、清潔美麗的世界的中堅力量。

  *** ***

  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台。”中國經濟之穩,折射的是時間觀、發展觀、現代化觀。

  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導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,筑牢穩的基礎,錨定穩的方向,積蓄穩的力量,我們一定能高質量完成“十四五”規劃目標任務,為實現“十五五”良好開局打牢基礎。

  “時與勢在我們一邊,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,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。”

  (本報記者張文、王永戰、竇皓參與採寫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13日 01 版)

(責編:任佳暉、唐宋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